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5年07月28日 浏览量:74255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徽睿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在演示疼痛缓解康复训练软件。肖本祥摄(新华社发)

  今年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出稳增长、增效能、强能力的特点。1月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同比增长12.0%,占全行业收入的68.3%。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软件业,为其带来新的增长机遇。专家预计,今年我国软件业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增长稳健,质效提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软件产业研究室主任杨婉云表示,软件产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1月至5月,利润总额增速较收入增速高1.6个百分点,说明软件企业运营效率改善、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以及商业模式优化。同时,一季度软件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1%,较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4个百分点,亏损面大幅收窄,较去年同期收窄20亿元,企业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从国际市场看,前5个月,软件业务出口额达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较去年同期由负转正。这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拓展,以及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始转化为出口竞争力。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产业集聚效应与协同发展态势并存。东部地区依然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贡献全国84.2%的软件业务收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作为创新策源地,同比分别实现了12.3%和11.9%的增长,引领作用突出。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5个软件重点省市的地位依然稳固。

  “软件业应用融合度高,软件产品已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数智化进程。”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介绍,截至6月,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9.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9.2%,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4.1%,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表示,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升级、技术迭代等多种因素驱动下,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上半年,我国软件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再造,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重塑行业

  人工智能正为软件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杨婉云认为,人工智能驱动软件开发范式变革,实现成本效率优化。一方面,AI辅助开发工具大规模应用,通过智能代码生成、测试和调试,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另一方面,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其相对低的调用成本和强大的基础能力,使得过去昂贵的大模型技术得以迅速普及,让广大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能够以较低门槛开发和部署AI应用。

  赵刚表示,随着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技术不断革新,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软件业全产业链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算法加快创新。截至6月30日,我国累计有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有23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开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DeepSeek以软补硬、开源传播、生态优先的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行业开源创新氛围,多家科技型企业推出一批开源软件成果,比如,仓颉编程语言、星环车载操作系统、文心大模型等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开源社区加快建设。开源鸿蒙生态加速演进,截至6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上架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2.5万个,生态伙伴超450家。

  人工智能催生应用新蓝海,构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杨婉云介绍,AI驱动形成新市场。自2月以来,智慧城市、金融、能源、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智能化转型需求大量释放,基于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底座的各类AI应用加速落地。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累计已达1810个,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AI产品及服务成为骨干企业业务增长的新动力,例如,抖音集团上半年中标多个行业项目。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数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可概括为“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AI提高生产力”,即“软件定义世界”。这意味着大众衣食住行、企业经营和政府运转都架构在网络、软件和数据之上,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应对AI时代的新型安全挑战,周鸿祎提出“以模制模”的思路:“用大模型来对付大模型,推出大模型卫士解决大模型遭受攻击、隐私泄露、内容出错等风险,并缓解幻觉问题。”

  “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AI大模型和开源模式将进一步提升新产品开发效率,赋能关键软件产品智能化升级。”魏代森说。

  技术驱动创新加速

  我国软件业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原因何在?赵刚分析,软件技术创新活跃,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国产软件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宏观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环境三大引擎共同构成了强大、持久的驱动力体系。”杨婉云说,其中,技术引擎带来创新驱动。近年来,开源、云与AI三重趋势叠加,为软件产业创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首先是开源模式普及,开源已成为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范式,极大降低了创新门槛。我国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群体,国内开源社区的活跃度和企业参与度持续提升,这不仅加速软件产品成熟,也促使人们从开源使用者逐步向贡献者和引领者转变。其次是云计算全面渗透,SaaS(软件即服务)等模式创新,改变了软件的交付和商业模式,推动软件产品向按需订阅、即开即用的服务转变。这不仅为软件企业开辟了持续性收入的新来源,也让众多中小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先进的数字化工具,极大拓宽了软件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最后也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正为软件业注入新活力。

  “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魏代森表示,中国软件企业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推动软件技术创新升级,提高软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将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提质增效,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聚力打造优质开源项目,深入推进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营造更具吸引力、包容性和创造力的开源生态。

  杨婉云判断,上半年11.2%的收入增长为软件业全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断释放新的市场空间。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加速落地,也将为产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全年看,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明显。在各行业中,软件业是技术创新活跃、增长动力充足、市场规模稳定的重要行业。预计,全年软件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电商平台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赵刚说。(记者 黄 鑫)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